公益活动
公益活动
-
92岁老人植绿2500亩荒山 江西省黄沙岗镇的漆和山因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乱砍滥伐,逐渐成为杂草丛生的荒山。护林员来一个走一个,只有92岁农民漆友朋一直坚守着,他用41年时间,植树50多万株,让2500亩荒山重新变绿。
-
92岁老人拾荒18年资助百余名贫困生 每一位感动中国年度人物,都以他们的人格力量震撼着我们的心灵。现年92岁的烟台老人刘盛兰,从1996年就开始拾荒助学。18年来,他靠拾荒所得10多万元资助了全国上百名贫困学生,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。
-
三联书店坚持24小时营业:更注重社会公益性 不怕赔钱 北京市三联韬奋书店向媒体表示,在4月8日开始的24小时试营业的第一天,夜间销售额(晚九点到次日早9点)销售额约为1万4千元,有记录的销售笔数为150笔。三联书店表示,即使赔钱,“也会坚持下去。” 据介绍,前晚9点至10点左右,书店的客流量约有几十人,其中年轻人居多,有大学生,也有下班后来此消遣的上班族,还包括专门赶来捧场的凤凰卫视主持人胡一虎。很多人进门之前用手机拍照,发到微信朋友圈或微博里
-
全城找“耳”:奏响爱心天籁 日前,贵州赫章县一名两岁女孩在贵阳不慎弄丢了人工耳蜗,这只价值几十万元、由爱心工程捐助的人工耳蜗,是她听到声音、学习说话的唯一希望。消息公布后,无数网友发起爱心倡议,请大家帮这个小女孩找回遗失的耳蜗。 尽管网友与孩子素昧平生,但此时此刻,大家和女孩的家人一样把注意力倾注在那小小的耳蜗上。每一个关注都是爱心的诠释,每一次转发都是爱心的传递。全城找“耳”是一堂生动的公德课,让人感动,发人深思
-
《感动中国》颁奖典礼获得社会各界好评 《感动中国2010年度人物颁奖典礼》近日在央视综合频道、新闻频道播出后,受到社会各界好评。团中央书记处书记侯长奎称赞,“《感动中国》是难得的大制作,非常感人!我们的社会太需要这种平实中见真情、平凡中见伟大的精神。”《光明日报》刊发文章认为,颁奖典礼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一股暖意。并通过“感动源自传统美德的召唤、源自生死抉择的震撼、源自社会责任的担当”三个层面,深入挖掘了2010年度“感动中国”人物
-
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《玉树震后一周年援助进展报告》 2011年4月14日,青海省西北部的玉树藏族自治县发生了一场里氏7.1级地震。一年以来,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政府部门合作开展援助行动,拯救生命,重建希望,为受地震影响的妇女儿童创造新的机会。地震之后,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重点响应妇女儿童的紧急需求,为生还者提供保护措施,帮助他们免受寒冷、饥饿之苦,以及缓解其心理压力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向灾区迅速提供了棉衣、毛毯、医疗设备、卫生包、冬季用教学帐篷以及各种教
-
以公益为药 上海躁郁症青年走出“抑郁”魔咒 美国时间2014年8月11日,著名喜剧影星罗宾·威廉姆斯在加利福尼亚的家中自杀身亡,享年6 3岁。这位曾在《死亡诗社》中和学生一起解放心灵的老师,也曾在《心灵捕手》中帮助天才青年找寻心灵的心理学教授,自己却深陷黑暗之中。据其家人透露,他患有严重的抑郁症。
-
瘫痪女艺术家不放弃创作 用嘴叼画笔绘佳作 据外媒报道,失去双手不等于就是“废人”。美国女画家玛丽亚姆·佩尔(Mariam Par)在她的绘画事业刚起步时就因为遭遇意外而瘫痪。但她用画作向人们证明,画画不一定要靠双手。
-
艺术家创作两公里涂鸦墙 关注黑海水下生态 保加利亚瓦尔纳黑海镇有一条长达2公里的涂鸦墙。艺术家们花费三个月在当地防浪堤创作完成。与其他涂鸦不同的是,绘画主题旨在支持黑海的水下生态,唤起人们对海洋环境的关注。
共1页9条记录